當有朋友說:「最近心情好差,會不會有憂鬱症?」通常我們會安慰朋友不用想太多,並不會過多懷疑或進一步的去了解朋友的狀況。
主要是我們對於憂鬱症以及其他精神疾病不夠了解,所以通常不會有很明確的病識感,頂多感覺自己好像怪怪的。
至於要如何提升病識感,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病識感。
主要是我們對於憂鬱症以及其他精神疾病不夠了解,所以通常不會有很明確的病識感,頂多感覺自己好像怪怪的。
至於要如何提升病識感,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病識感。
病識感有4種狀態
病識感不是全有全無這麼兩極化的概念,而是有程度的差別。
有一天小美跟心理師說:「我覺得自己好多了,可以不用再來了。」心理師表示祝福,但覺得不太對勁,希望小美每週可以過來。
小美變得情緒過於亢奮,而且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什麼事都可以做得到,開始規劃許多事情。家人也覺得小美狀況很好,反而覺得心理師大驚小怪,為什麼要小美持續回診。
但事實上,這是小美從憂鬱症轉為躁鬱症的徵兆,小美好轉的行為可能是躁期的表現。而小美事後回想起來才知道原來這是病的更嚴重,家人也察覺不到哪裡不對。
延伸閱讀:【1分鐘了解躁鬱症是什麼?與憂鬱症差異在哪?】
不少憂鬱症患者在發病時,少了病識感,再加上家人的不理解,認為只是想太多或者是抗壓性低,讓他們痛苦不知道要向哪裡求助,而錯過就醫的時間。
回到小美這個案例,家人可能會認為小美是沒事做才會想太多或者對於生活不滿足,而因此指責或怪罪,甚至反對患者就醫、心理諮商或者是服藥,這樣的回應都會讓患者卻步。
總認為,他們只是意志不堅、抗壓性低、胡思亂想或不知滿足,為此指責或怪罪他們,甚至強烈反對他們再回診、服藥或接受任何心理協助。
也許,我們也需要有病識感。
- 沒有病識感:自己不會意識到心理生病。
通常是輕度憂鬱症情況下,不容易區分是憂鬱症還是一般的情緒低落,而沒意識到自己可能有輕度憂鬱症,而是等變嚴重時才知道自己的狀況,尤其是老年憂鬱症者會說睡不好,以為是老化的正常現象。
延伸閱讀:【老年憂鬱症和失智症要怎麼分辨?會不會互相影響?】
延伸閱讀:【老年憂鬱症和失智症要怎麼分辨?會不會互相影響?】
- 部分病識感:自己知道好像不太對勁,但會認為是其他原因所造成,不認為需要就醫。
人在活動時,心理能量內耗>恢復,這時候憂鬱情緒變多,而且容易覺得疲憊,會認為是工作太累、和家人吵架或者不知名的原因失眠等等,這階段也不會認為是心理生病。
- 理智病識感:理智上知道自己有病以及病因,但內心無法接受。
這個狀態即使有接受過治療吃藥,還是會覺得看醫生沒有用,想靠自己的意志力好。
- 情感病識感(又稱真實病識感):完全知道自己生病,且主動尋求就醫。
是屬於積極性治療類型,並且對病情有影響的生活習慣也會積極改善。
案例分享─缺乏病識感而造成的影響
小美最近時常感到不快樂,時常失眠而來就醫,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也轉介心理諮商給小美。有一天小美跟心理師說:「我覺得自己好多了,可以不用再來了。」心理師表示祝福,但覺得不太對勁,希望小美每週可以過來。
小美變得情緒過於亢奮,而且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什麼事都可以做得到,開始規劃許多事情。家人也覺得小美狀況很好,反而覺得心理師大驚小怪,為什麼要小美持續回診。
但事實上,這是小美從憂鬱症轉為躁鬱症的徵兆,小美好轉的行為可能是躁期的表現。而小美事後回想起來才知道原來這是病的更嚴重,家人也察覺不到哪裡不對。
延伸閱讀:【1分鐘了解躁鬱症是什麼?與憂鬱症差異在哪?】
不少憂鬱症患者在發病時,少了病識感,再加上家人的不理解,認為只是想太多或者是抗壓性低,讓他們痛苦不知道要向哪裡求助,而錯過就醫的時間。
如何提升病識感以及求醫意願
- 改善對於治療的認知:找出不願意持續治療的原因
- 吃藥代表有病→藥物治療為正常治療行為
- 吃藥會成癮→藥物是幫助自己狀況變好,治療好了
- 建立關係: 運用同理心,降低患者對藥物的擔心,增加對治療的信任。
- 家屬共同參與:由親近的人鼓勵患者服藥,會提升患者服藥,家屬須以堅定溫和的口吻為原則,如果擔心藥物副作用則可諮詢專業醫療人員,再於返診時將患者服藥困難和醫師共同討論。
- 對於口服藥極度感到排斥:可和醫生討論是否可以改打長效針劑方式(2-4週施打一次)或滴劑等方式,降低頻繁吃藥的困擾。
家人的反應也會影響患者的求醫意願
回到小美這個案例,家人可能會認為小美是沒事做才會想太多或者對於生活不滿足,而因此指責或怪罪,甚至反對患者就醫、心理諮商或者是服藥,這樣的回應都會讓患者卻步。
總認為,他們只是意志不堅、抗壓性低、胡思亂想或不知滿足,為此指責或怪罪他們,甚至強烈反對他們再回診、服藥或接受任何心理協助。
也許,我們也需要有病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