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2023 年5 月立法院通過了同婚專法修正案,同性婚姻的伴侶正式可以共同收養無血緣關係的孩子,包括一方收養他方養子女及共同收養第三人子女。
二、同性婚姻收養小孩的現況與挑戰
隨著2023年同婚專法修正案通過,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允許同性伴侶共同收養無血緣關係子女的地區,標誌著同性伴侶家庭權利的重大進展。但在落實上仍然有許多挑戰,讓欲收養小孩的同性伴侶卻步。
同婚收養面臨的挑戰像是:
- 社會歧視與文化障礙
- 社會對同婚家庭的刻板印象和偏見依然存在,可能導致他們在申請收養過程中面臨更多阻力。
- 某些文化和宗教對家庭的傳統定義可能不接受非異性戀的家庭結構。
- 兒童福利的爭論
- 反對者可能以「兒童最佳利益」為由,認為同性伴侶可能無法提供「典型的」養育環境。
- 支持者則引用研究表明,同性伴侶家庭的孩子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社會發展方面與異性戀家庭的孩子沒有顯著差異。
- 行政與程序挑戰
- 收養程序本身已經非常繁瑣,同性伴侶還有可能因性傾向而面臨額外的審查。
- 收養機構或相關部門可能存在內部偏見,導致同性伴侶的申請被不公平地拒絕或延遲。
- 國際收養的困難
- 即使在台灣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國際收養也可能因其他國家的不同法律而變得複雜甚至無法實現。
同性婚姻收養的權益仍需法律、社會和文化層面的多方支持與改進,核心是消除偏見,建立平等與包容的制度,以真正實現對多元家庭形式的包容和尊重,確保每個家庭和孩子都能擁有充滿愛與尊重的生活環境。
三、收養的費用與流程
- 收養費用:總費用約新台幣7-14萬。(視收養機構收費標準而定)
- 收養流程:同婚配偶收養人向收養機構表明收養的意願,參加相關教育課程,向法院遞交聲請狀,法院開庭審理及社會福利機構進行訪視,確認家庭環境是否適合養育孩子,法院再依據評估報告和兒童最佳利益作出裁定,取得法院裁定後,至戶政事務所辦理收養登記,完成法律程序。
- 收養程序所需時間:在台灣,完成收養流程通常需要6個月至2年,具體取決於法律程序的繁瑣程度和相關部門的效率,同婚配偶收養人可能因性傾向而面臨額外的審查而延遲收養程序所需時間。
►延伸閱讀:收養的條件與流程
四、申請收養時要向社福機構出櫃嗎?
在收養申請過程中,收養者的背景需要被充分了解,包括婚姻狀況、家庭結構和生活狀況。因此,向社工坦承自己的性傾向通常是必要的。這不僅是合法程序的一部分,也是建立互信與透明的重要基礎,有助於評估是否能為孩子提供合適的成長環境。
如果社工或制度存在隱性偏見,坦誠面對可能是個挑戰,而社工應以不帶偏見的態度對待所有申請者,性傾向本身不應該成為衡量收養資格的決定性因素,最關鍵的是要確保小孩的福祉,幫助小孩找到合適的家庭。
五、收養和同婚收養人的性傾向有什麼關係?
收養與收養人的性傾向並沒有直接的關係,重點應該放在收養者是否能提供穩定、安全、有愛的家庭環境,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
時至今日,社會上仍然有同婚反對者主張「小孩被同志收養就會從異性戀變成同性戀」的擔憂,然而這是沒有科學證據支持的論點,性傾向受到生理機制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更不容易隨著收養與否而改變。大量相關研究也指出同性伴侶收養的孩子在心理健康、學業成績、人際關係等方面與異性伴侶收養的孩子沒有顯著差異。在同性家庭中更可能因為任一方的家長皆能同時扮演父親和母親的角色,讓被收養的小孩跳脫典型異性家庭「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框架,建立小孩對於「性別平等」的概念。
許可收養的原則是要符合「兒童最佳利益」,無論是同性或異性家庭,收養小孩是重大的決定,在做出決定之前做好充分準備,給小孩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成長環境才是收養的重點行為原則。被同婚家庭收養的小孩或許無可避免外界的異樣眼光,重要的是,要消除同婚收養的歧視問題就要先落實性別平等的觀念,而不是因為擔心歧視就剝奪小孩被同性婚姻家庭收養的權利。